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2)

道教之音 范俊波

2013-04-12 12:45:13

4、张鲁政教合一政权的五斗米道。道教正式创建以前是以巫道的形式出现的。公元178~184年间,巴蜀地区原始宗教巫道的巫师张修,为了筹备农民起义,学正一盟威道之后, 以巫道的巫祀方术(米巫)与正一盟威道为基础,仿效太平道,创立了五斗米道。因创教之初,带有浓厚的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巫术色彩,时人或称米巫。五斗米道与正一盟威道的五斗米不同,张修原本是一个以巫道行医的巫师,张修是在以巫道行医时,要求病人治病后要交五斗米。又由于从公元年184至公元191年间,张修在巴蜀、汉中一带起义后的几年间,当地百姓只知道张修的五斗米道,并且尽信张修的五斗米教。而张修在占领汉中杀死苏固后,又要重举义旗扩大五斗米义军的统治地区,进一步推翻东汉政权;督义司马张鲁为了巴蜀、汉中地区的老百姓不再受到战乱之苦,袭杀了张修,夺其兵众后也只好把五斗米道并入自己的正一盟威道,以五斗米道的名义传正一盟威道,并用正一盟威道增饰并改进了张修的五斗米道,是五斗米道的重要建设者。他为了统率教民,设立了“二十四治”、“信米”制度,并在所治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肉以供行人量腹取食,以及实施宽刑,禁酒等利民措施,史称“民夷便乐之”。因而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蜀、汉中一带成为比较安定的地区。 张鲁统治巴蜀、汉中的二十多年间,是五斗米道在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下兴旺发达时期。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张鲁降曹,这一发展阶段遂告结束。此后,五斗米道虽面临若干严重问题,但却继续向民间,且向上层社会发展,并从巴蜀、汉中的狭小范围传播到北方和江南广大地区。

(二)、内丹的起源。

在道教史中,东汉中期(90~155)到东汉末年(184~220),一般被认为是道教创立与兴起的时期;汉魏六朝(229~589)时期则是道教大发展时期。经过发展,道教逐步从民间宗教演变成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 道教内丹修炼,以尹喜的文始派最早,以王玄甫(?—345)的少阳派最大。究其渊源,始于老子、开宗于尹喜。正一天师道创立于张陵(34~156) ,钟吕金丹道始于王玄甫的少阳派。 

1、尹喜。尹喜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又名关尹,字文公,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前545在位)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代楚昭王(前523~前589)二十三年(公元前493),天下大乱,他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尹喜是天水籍历代文化名人中最早的先贤名士,闻名中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由他承传推广于世的。 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与关尹子,后不知所终。因尹喜是《老子》的传世之人,因此被称为老子的大弟子;《老子》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称《文始真经》、《道德经》。尹喜不忘恩师,晚年遂到老子故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定居,羽化后把自己的躯体留在在了老子故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老师诞弥之地,以示虞诚和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尹喜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多年来,《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政治、军事、史学等学术界影响极为深远,意义非常,尹喜的功德是无量的。尹喜得道后,将其传给东华帝君王玄甫。应该说,就像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继承了老子(约前551年~?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学说思想,创立了道家《庄子》(《南华经》)学说一样;王玄甫继承了尹喜的内丹道法学说思想,创立了少阳派,之后,钟离权继承了王玄甫、吕岩(字洞宾)继承了钟离权的内丹道法学说思想,把少阳派发展成为内丹道法修炼的最大法派,钟吕金丹派。

2、张陵。东汉顺帝(115~144)时,张陵在今四川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祖,以老子五千言为道经,广泛吸收各种内丹修炼术,如《太平经》中的爱气、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的修炼方法,与魏伯阳(100~170)《周易参同契》中内丹、外丹、房中的修炼模式,从而成为道教内丹修炼实际的开创者。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老子想尔注》便是五斗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关于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认为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论》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老了想尔注》的作者,后世道书多沿此说。另一说认为,《老了想尔注》的作者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如陆德《经典释文·序录》中认为《老了想尔注》作者可能是张鲁,也可能是汉末荆州牧刘表,不能确定。在明代《正统道藏》之《传授经戒仪注诀》中明确认为:《老了想尔注》是张鲁托名想尔而作的。元代列大彬《茅山志》卷九《道山册》,引用陶弘景《登真隐诀》,说明的有关张鲁所注的老了五千文本的具体情况,正好与今敦煌《老了想尔注》残卷情形完全相合,由此可证《老了想尔注》确是张鲁所著。张陵的孙子张鲁,在公元191年正式建立汉中政权后,用了数年的时间注译《老子》,在公元200年后完成注译的《老子想尔注》表明,五斗米道除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罪除灾外,还行守一、行气、房中等道术。谓“守诫不违,即为守一”;“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正一道形成后,正一道真人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三,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天师道龙虎宗正一宗坛、茅山上清宗坛 、合皂山元始宗坛等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    

3、左玄真人。是后人对左慈与葛玄一脉道法的并称,就像老庄是后人对老子、庄子学说的并称一样。左慈与葛玄法派,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二,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左慈与葛玄师徒一脉的内丹道法,是在公元156年张陵飞升几十年之后,创立的内丹流派。据有关史料记载,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左慈,生于156年,死于289年,寿至134岁, 少居天柱山,习炼丹,经过六七十年的修炼,是死后成仙的。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 在道教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丹鼎派道术是从他一脉相传。

(三)、酉王母系的内丹传承谱系与仙话。

葛玄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一,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此序的内丹传承谱系如下:

1、酉王母,西王母,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简称王母,又称金母,俗称王母娘娘,是道教著名神仙之一。西王母源于先民的女性崇拜,最初源于酉王母国苏毗部落的图腾,战国时已被逐渐神化。明清时,民间又称西王母为玉皇大帝之后。《山海经》曰:“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在《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博物志》等小说作品中,已把西王母塑造成一位尊贵美丽、温柔多情、能诗擅歌的女王。在《庄子》、《淮南子》、《览冥训》、《搜神记》《易林》等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改造成一位得道不死的仙家和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民间将西王母视为长生不死的象征,则出于以上典籍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嫦娥)窃以奔月”的记载。秦汉方仙道以为,女人成仙必谒“金母”,与东王公并称,视为女仙之首。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西王母又被崇奉为道家尊神、女仙领袖。道教典籍《墉城集仙录》谓“西王母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

关于西王母的来历,自古众说纷纭。据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发现,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之间的广阔地带存在过一个游牧国度_ _西王母国,其国都就在今天的青海省天峻县一带。大量的文献证明,西王母国许多部落都以女性为首领,苏毗部落是其中最有名、影响最大的一个,该部落的女王也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久而久之,就被人们传说成法力无边、雍容华贵的女神了。也就是说,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着的西王母的原型,就是处于母系社会阶段的中国西部羌戎各部落的首领。西王母国是最早与中原民族密切交往的西部部族之一,炎黄文化之根和发展之路,与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王母之邦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与中原的黄帝、尧、舜以及商、周王朝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直至最后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甘肃泾川出土的西王母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该铜壶以虎为身,以龙为提梁,以凤为钮,造型精美绝伦,是上古时代中原国家与西王母国部族在泾川一带交往的史证,也是西王母国游牧部落虎的传人与中原农耕民族龙的传人融合的珍贵证据。西王母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以时间为依托的漫长过程,在轩辕到大禹千余年间,西王母始终与中原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留下了诸多记载。有专家因此指出:轩辕乃华夏之父,西王母是华夏之母。青海省学者崔永红等人编撰的《青海通史》开篇写道:“在中国古代的传说资料中,有不少关于羌人的史迹,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神话中,关于西王母的传说,是母权氏族社会西部羌人先民的生活与斗争,愿望与追求的艺术反映。” 有关羌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中。而在汉朝王莽时期,也留下了“羌献其鱼盐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的记载,对西北史研究颇有建树的李文实教授曾指出:“西王母乃氐羌最早的女首领的称号。” 《史记》中记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之兄弟也。”又说:“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据史学家考证,姬水在今天的甘肃夏河流域,姜水在今天的渭河上游支流或是湟水。在古文中,姜通羌。也就是说,黄帝、炎帝和西王母均出自羌戎部落。  据《山海经》、《黄帝出军诀》、《玄女传》等载:西王母曾“遣使授符”,并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贾谊新书》载尧帝“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书灵淮听》谓:“舜受终西王母献益地图。”《穆天子传》描述了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 989 年),从洛阳出发,到西王母之邦与西王母相见的情景,并遍历西域各地,与各部落进行了广泛交流。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赠礼品,在瑶池筵宴上诵诗述志,表现出雍雅和平的女王风度。《穆天子传》卷三载: “天子西征,至于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元璧以见西王母,献锦组百纯、白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在华夏历史上,大禹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查阅相关史籍我们会发现,大禹和羌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史记》中记载,“禹兴于西羌。”《路史·后记》中说大禹是“西夷之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禹为“戎禹”。此外,在《新语》《后汉书》中,都有关于“大禹出西羌”的记载。而《吴越春秋》有关大禹的记载最为详细。这部书明确指出,禹“产于高密,家于羌,地曰石纽。”石纽,就是今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地区的石鼓乡,而高密是对密人国的尊称,“密人”为“女人”的谐音,专家怀疑,这就是大禹曾和西王母有过实质性接触的一个证据。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功勋卓著的大禹曾经真的和西王母国有过密不可分的联系。荀子认为,大禹治水前曾“学于西母国。”另据《论衡》记载:大禹称帝后,曾“益见西王母”。  华夏民族形成的时期,正是羌人处于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段。一部分代表父系氏族文明的羌人,渐次从诞生地分离出来;并由西向东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创造的文明也就呈阶次状由西向东传播渐进,并最终发展成为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文明。而留在羌人原有诞生地的部族,依旧维持着母系氏族的状态,她们创造的文明形式,逐渐在历史的天空中黯淡。

中华民族贵生重养,道教尤重服饵,追求长生不老。西王母作为得道不死之仙和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祥神,特别受人信奉和膜拜。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云:“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在这个故事里,西王母所阐述的养生之道意义深刻。在西王母看来,“情恣体欲、淫乱过甚、杀伐非法、奢侈其性”是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民生最大的戕害,因此必须“爱众生”、“静奢侈”而“保神气”、“施惠和”。西王母的养生之道远远超越了对一人一己长生不老的追求,而是立足于对社会民生大众仁爱关怀前提下的真正的生命和谐与安顿。民间对西王母的祈求也由消灾弥祸、保佑平安逐渐转移到引导人们长生久视。

2 、太上老君与金阙帝君。中国古代的史官老子,亦称老君、太上老君。从东汉起,老子被神化,被道教奉为教主,后来又在老子之前加上了“道德开尊”的称号。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古镜录》中对老子的描述:“老子无世不出,初出于上皇时,号金阙帝君。出黄帝之时,号广成子。出文王时,号安邑先生。”《神仙传》曰:“老子者……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金阙帝君在东晋(316~420)时期的早期单一神形象,与其后期的二神合一形象不同,金阙帝君在南北朝(420~589)末年,已经与太上老君合为一神。对道教神仙金阙帝君在六朝时变化形象的研究,可直接从道经《上清后圣道君列纪》入手分析,便可以看出金阙帝君形象的变化,这是道教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3 、东华帝君,王玄甫(?—345),名诚,字玄甫,号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道教北五祖之一,元世祖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元武宗时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汉代东海(今山东兖州)人。幼慕真风,白云上真引之入道,遂居于昆仑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后授度门人钟离权,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滥觞,故被尊为北宗第一祖。 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白日升举,后称“中岳真人”。农历六月十五生,十月十六(一说正月十五)上升。

4、葛玄(164-244),被道教尊为葛仙翁、太极仙翁。字孝先,三国时期吴国道士,本琅琊人,后入丹阳句容(今属江苏),葛洪之从祖父。葛玄的高祖葛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葛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葛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门。 葛玄历游赤城、括苍、南岳、罗浮等诸山,从仙人左慈,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九丹金液仙经》等道法。《抱朴子·金丹篇》称:葛玄曾从左慈(字元放)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先后于盖竹山(今浙江临海市境内)、合皂山(今江西樟树市境内)修道。葛玄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勤奉斋戒,感老君降於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葛玄完全遵照太上老君的教导,修炼勤苦不怠,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於治病收劾鬼魅之术。据说,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径往阁皂东峰建庵,筑坛立炉,修炼九转金丹。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三洞”“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隐(字思远),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三国志》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於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5、 郑隐(?~302),西晋方士。早年为儒生,精通《礼记》、《尚书》,对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亦有涉猎。後拜葛玄为师,受《正一法文》、《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太清丹经》,精於烧炼金丹。太安元年感晋世将乱,带弟子葛洪等,东投霍山,后隐括苍山仙去。除此山外小仙都还有郑坑口村,为郑隐曾经隐居地。明五经,善律侯,于和宫、天文、河洛谶纬无不精研,并且藏书丰富,门下常年有50余位充作仆役的弟子。

6、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葛洪约生于晋太康四年(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着述,直至去世。他的着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着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着作;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葛洪的医学与道教着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2)

    道教之音 范俊波

    2013-04-12 12:45:13

    |
    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2)
    |

    4、张鲁政教合一政权的五斗米道。道教正式创建以前是以巫道的形式出现的。公元178~184年间,巴蜀地区原始宗教巫道的巫师张修,为了筹备农民起义,学正一盟威道之后, 以巫道的巫祀方术(米巫)与正一盟威道为基础,仿效太平道,创立了五斗米道。因创教之初,带有浓厚的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巫术色彩,时人或称米巫。五斗米道与正一盟威道的五斗米不同,张修原本是一个以巫道行医的巫师,张修是在以巫道行医时,要求病人治病后要交五斗米。又由于从公元年184至公元191年间,张修在巴蜀、汉中一带起义后的几年间,当地百姓只知道张修的五斗米道,并且尽信张修的五斗米教。而张修在占领汉中杀死苏固后,又要重举义旗扩大五斗米义军的统治地区,进一步推翻东汉政权;督义司马张鲁为了巴蜀、汉中地区的老百姓不再受到战乱之苦,袭杀了张修,夺其兵众后也只好把五斗米道并入自己的正一盟威道,以五斗米道的名义传正一盟威道,并用正一盟威道增饰并改进了张修的五斗米道,是五斗米道的重要建设者。他为了统率教民,设立了“二十四治”、“信米”制度,并在所治境内设立“义舍”,置义、米肉以供行人量腹取食,以及实施宽刑,禁酒等利民措施,史称“民夷便乐之”。因而在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张鲁统治的巴蜀、汉中一带成为比较安定的地区。 张鲁统治巴蜀、汉中的二十多年间,是五斗米道在政教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下兴旺发达时期。至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张鲁降曹,这一发展阶段遂告结束。此后,五斗米道虽面临若干严重问题,但却继续向民间,且向上层社会发展,并从巴蜀、汉中的狭小范围传播到北方和江南广大地区。

    (二)、内丹的起源。

    在道教史中,东汉中期(90~155)到东汉末年(184~220),一般被认为是道教创立与兴起的时期;汉魏六朝(229~589)时期则是道教大发展时期。经过发展,道教逐步从民间宗教演变成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 道教内丹修炼,以尹喜的文始派最早,以王玄甫(?—345)的少阳派最大。究其渊源,始于老子、开宗于尹喜。正一天师道创立于张陵(34~156) ,钟吕金丹道始于王玄甫的少阳派。 

    1、尹喜。尹喜春秋末著名道家人物,又名关尹,字文公,号文始先生。甘肃天水人,周代楚康王(前559~前545在位)之大夫,他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代楚昭王(前523~前589)二十三年(公元前493),天下大乱,他辞去大夫之职,请任函谷关令。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尹喜是天水籍历代文化名人中最早的先贤名士,闻名中外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由他承传推广于世的。 司马迁记,老子西出函谷,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与关尹子,后不知所终。因尹喜是《老子》的传世之人,因此被称为老子的大弟子;《老子》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称《文始真经》、《道德经》。尹喜不忘恩师,晚年遂到老子故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定居,羽化后把自己的躯体留在在了老子故里,让自己的忠魂永远守护老师诞弥之地,以示虞诚和报答五千言教诲之恩。尹喜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多年来,《老子》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政治、军事、史学等学术界影响极为深远,意义非常,尹喜的功德是无量的。尹喜得道后,将其传给东华帝君王玄甫。应该说,就像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继承了老子(约前551年~?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学说思想,创立了道家《庄子》(《南华经》)学说一样;王玄甫继承了尹喜的内丹道法学说思想,创立了少阳派,之后,钟离权继承了王玄甫、吕岩(字洞宾)继承了钟离权的内丹道法学说思想,把少阳派发展成为内丹道法修炼的最大法派,钟吕金丹派。

    2、张陵。东汉顺帝(115~144)时,张陵在今四川大邑鹤鸣山创立道教,尊老子为道祖,以老子五千言为道经,广泛吸收各种内丹修炼术,如《太平经》中的爱气、尊神、重精的思想和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的修炼方法,与魏伯阳(100~170)《周易参同契》中内丹、外丹、房中的修炼模式,从而成为道教内丹修炼实际的开创者。东汉末年,五斗米道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老子想尔注》便是五斗米道祭酒宣讲《老子》的注释本。关于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认为是张陵著,如唐玄宗御制的《道德真经疏外传》、五代道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以及中唐僧人法琳《辨正论》等,都认为张陵曾注《道德经》,是《老了想尔注》的作者,后世道书多沿此说。另一说认为,《老了想尔注》的作者是张陵的孙子张鲁。如陆德《经典释文·序录》中认为《老了想尔注》作者可能是张鲁,也可能是汉末荆州牧刘表,不能确定。在明代《正统道藏》之《传授经戒仪注诀》中明确认为:《老了想尔注》是张鲁托名想尔而作的。元代列大彬《茅山志》卷九《道山册》,引用陶弘景《登真隐诀》,说明的有关张鲁所注的老了五千文本的具体情况,正好与今敦煌《老了想尔注》残卷情形完全相合,由此可证《老了想尔注》确是张鲁所著。张陵的孙子张鲁,在公元191年正式建立汉中政权后,用了数年的时间注译《老子》,在公元200年后完成注译的《老子想尔注》表明,五斗米道除以符箓咒术为人治病,以祈禳斋醮为人谢罪除灾外,还行守一、行气、房中等道术。谓“守诫不违,即为守一”;“仙士有谷食之,无则食气”;“阴阳之道,以若结精为生。”“精结为神。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正一道形成后,正一道真人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三,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正一道是中国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一直流传至今。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天师道龙虎宗正一宗坛、茅山上清宗坛 、合皂山元始宗坛等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标志。    

    3、左玄真人。是后人对左慈与葛玄一脉道法的并称,就像老庄是后人对老子、庄子学说的并称一样。左慈与葛玄法派,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二,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左慈与葛玄师徒一脉的内丹道法,是在公元156年张陵飞升几十年之后,创立的内丹流派。据有关史料记载,左慈,字元放,东汉末方士,汉族,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左慈,生于156年,死于289年,寿至134岁, 少居天柱山,习炼丹,经过六七十年的修炼,是死后成仙的。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 在道教历史上,东汉时期的丹鼎派道术是从他一脉相传。

    (三)、酉王母系的内丹传承谱系与仙话。

    葛玄非常重视内丹道法的修炼,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序一,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此序的内丹传承谱系如下:

    1、酉王母,西王母,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简称王母,又称金母,俗称王母娘娘,是道教著名神仙之一。西王母源于先民的女性崇拜,最初源于酉王母国苏毗部落的图腾,战国时已被逐渐神化。明清时,民间又称西王母为玉皇大帝之后。《山海经》曰:“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在《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博物志》等小说作品中,已把西王母塑造成一位尊贵美丽、温柔多情、能诗擅歌的女王。在《庄子》、《淮南子》、《览冥训》、《搜神记》《易林》等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改造成一位得道不死的仙家和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民间将西王母视为长生不死的象征,则出于以上典籍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嫦娥)窃以奔月”的记载。秦汉方仙道以为,女人成仙必谒“金母”,与东王公并称,视为女仙之首。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西王母又被崇奉为道家尊神、女仙领袖。道教典籍《墉城集仙录》谓“西王母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

    关于西王母的来历,自古众说纷纭。据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发现,距今3000至5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之间的广阔地带存在过一个游牧国度_ _西王母国,其国都就在今天的青海省天峻县一带。大量的文献证明,西王母国许多部落都以女性为首领,苏毗部落是其中最有名、影响最大的一个,该部落的女王也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久而久之,就被人们传说成法力无边、雍容华贵的女神了。也就是说,被无数神话光环笼罩着的西王母的原型,就是处于母系社会阶段的中国西部羌戎各部落的首领。西王母国是最早与中原民族密切交往的西部部族之一,炎黄文化之根和发展之路,与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王母之邦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与中原的黄帝、尧、舜以及商、周王朝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直至最后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甘肃泾川出土的西王母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该铜壶以虎为身,以龙为提梁,以凤为钮,造型精美绝伦,是上古时代中原国家与西王母国部族在泾川一带交往的史证,也是西王母国游牧部落虎的传人与中原农耕民族龙的传人融合的珍贵证据。西王母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的发展是一个以时间为依托的漫长过程,在轩辕到大禹千余年间,西王母始终与中原文明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留下了诸多记载。有专家因此指出:轩辕乃华夏之父,西王母是华夏之母。青海省学者崔永红等人编撰的《青海通史》开篇写道:“在中国古代的传说资料中,有不少关于羌人的史迹,如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神话中,关于西王母的传说,是母权氏族社会西部羌人先民的生活与斗争,愿望与追求的艺术反映。” 有关羌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山海经》中。而在汉朝王莽时期,也留下了“羌献其鱼盐之地,仙海,西王母石室”的记载,对西北史研究颇有建树的李文实教授曾指出:“西王母乃氐羌最早的女首领的称号。” 《史记》中记载:“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之兄弟也。”又说:“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据史学家考证,姬水在今天的甘肃夏河流域,姜水在今天的渭河上游支流或是湟水。在古文中,姜通羌。也就是说,黄帝、炎帝和西王母均出自羌戎部落。  据《山海经》、《黄帝出军诀》、《玄女传》等载:西王母曾“遣使授符”,并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贾谊新书》载尧帝“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书灵淮听》谓:“舜受终西王母献益地图。”《穆天子传》描述了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 989 年),从洛阳出发,到西王母之邦与西王母相见的情景,并遍历西域各地,与各部落进行了广泛交流。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赠礼品,在瑶池筵宴上诵诗述志,表现出雍雅和平的女王风度。《穆天子传》卷三载: “天子西征,至于王母之邦。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元璧以见西王母,献锦组百纯、白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乌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翔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在华夏历史上,大禹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伟大人物。查阅相关史籍我们会发现,大禹和羌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史记》中记载,“禹兴于西羌。”《路史·后记》中说大禹是“西夷之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禹为“戎禹”。此外,在《新语》《后汉书》中,都有关于“大禹出西羌”的记载。而《吴越春秋》有关大禹的记载最为详细。这部书明确指出,禹“产于高密,家于羌,地曰石纽。”石纽,就是今天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地区的石鼓乡,而高密是对密人国的尊称,“密人”为“女人”的谐音,专家怀疑,这就是大禹曾和西王母有过实质性接触的一个证据。 事实上,据史书记载,功勋卓著的大禹曾经真的和西王母国有过密不可分的联系。荀子认为,大禹治水前曾“学于西母国。”另据《论衡》记载:大禹称帝后,曾“益见西王母”。  华夏民族形成的时期,正是羌人处于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段。一部分代表父系氏族文明的羌人,渐次从诞生地分离出来;并由西向东寻找新的家园,他们创造的文明也就呈阶次状由西向东传播渐进,并最终发展成为了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文明。而留在羌人原有诞生地的部族,依旧维持着母系氏族的状态,她们创造的文明形式,逐渐在历史的天空中黯淡。

    中华民族贵生重养,道教尤重服饵,追求长生不老。西王母作为得道不死之仙和掌管“不死之药”的吉祥神,特别受人信奉和膜拜。西晋张华《博物志》卷三云:“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在这个故事里,西王母所阐述的养生之道意义深刻。在西王母看来,“情恣体欲、淫乱过甚、杀伐非法、奢侈其性”是对个体生命和社会民生最大的戕害,因此必须“爱众生”、“静奢侈”而“保神气”、“施惠和”。西王母的养生之道远远超越了对一人一己长生不老的追求,而是立足于对社会民生大众仁爱关怀前提下的真正的生命和谐与安顿。民间对西王母的祈求也由消灾弥祸、保佑平安逐渐转移到引导人们长生久视。

    2 、太上老君与金阙帝君。中国古代的史官老子,亦称老君、太上老君。从东汉起,老子被神化,被道教奉为教主,后来又在老子之前加上了“道德开尊”的称号。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古镜录》中对老子的描述:“老子无世不出,初出于上皇时,号金阙帝君。出黄帝之时,号广成子。出文王时,号安邑先生。”《神仙传》曰:“老子者……母怀之七十二年乃生。生时剖母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金阙帝君在东晋(316~420)时期的早期单一神形象,与其后期的二神合一形象不同,金阙帝君在南北朝(420~589)末年,已经与太上老君合为一神。对道教神仙金阙帝君在六朝时变化形象的研究,可直接从道经《上清后圣道君列纪》入手分析,便可以看出金阙帝君形象的变化,这是道教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3 、东华帝君,王玄甫(?—345),名诚,字玄甫,号东华帝君或紫府少阳君。道教北五祖之一,元世祖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元武宗时加封为“东华紫府辅元立极大帝君”。汉代东海(今山东兖州)人。幼慕真风,白云上真引之入道,遂居于昆仑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后授度门人钟离权,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滥觞,故被尊为北宗第一祖。 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白日升举,后称“中岳真人”。农历六月十五生,十月十六(一说正月十五)上升。

    4、葛玄(164-244),被道教尊为葛仙翁、太极仙翁。字孝先,三国时期吴国道士,本琅琊人,后入丹阳句容(今属江苏),葛洪之从祖父。葛玄的高祖葛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葛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葛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门。 葛玄历游赤城、括苍、南岳、罗浮等诸山,从仙人左慈,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九丹金液仙经》等道法。《抱朴子·金丹篇》称:葛玄曾从左慈(字元放)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先后于盖竹山(今浙江临海市境内)、合皂山(今江西樟树市境内)修道。葛玄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勤奉斋戒,感老君降於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葛玄完全遵照太上老君的教导,修炼勤苦不怠,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於治病收劾鬼魅之术。据说,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径往阁皂东峰建庵,筑坛立炉,修炼九转金丹。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三洞”“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隐(字思远),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三国志》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於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5、 郑隐(?~302),西晋方士。早年为儒生,精通《礼记》、《尚书》,对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亦有涉猎。後拜葛玄为师,受《正一法文》、《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太清丹经》,精於烧炼金丹。太安元年感晋世将乱,带弟子葛洪等,东投霍山,后隐括苍山仙去。除此山外小仙都还有郑坑口村,为郑隐曾经隐居地。明五经,善律侯,于和宫、天文、河洛谶纬无不精研,并且藏书丰富,门下常年有50余位充作仆役的弟子。

    6、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今江苏省)句容县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葛洪约生于晋太康四年(283年),卒于东晋兴宁元年(公元363年)。晚年,他隐居在广东罗浮山中,既炼丹、采药,又从事着述,直至去世。他的着作,约有五百三十卷。不过,大多已经散佚,流传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综合性的着作,分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内篇说的是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病等事,属于道教的着作;其中《金丹》、《仙药》、《黄白》等部分是总结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名篇。葛洪的医学与道教着作,据史籍记载,尚有《金匮药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