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4)

道教之音 范俊波

2013-04-12 12:45:13

王重阳创全真教是以钟吕的内丹学为基础,吸取禅学和儒学思想,以修炼心性为主要内容,以得道成仙为宗教理想,使道教向道家之学回归,从而达到三教圆融的新境界。这种与钟吕的天然联系,使全真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借仙扬教,即借助以钟、吕为代表的八仙之名望,宣扬全真教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愈到后期愈发明显。且因全真教的广泛影响,其它道教流派也都以钟、吕等八仙为得道成仙的典范,并借助八仙在民间的深广影响来宣扬本教,提高本教的地位,扩大本教的影响。譬如:《钟吕传道集》收录于《道藏》本《修真十书》和《道藏揖要》(卷集2)中。题名为:“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纯阳真人吕岩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是钟吕内丹派早期着作之一。此书“深达道妙,凡仙家不传之秘,于此尽情掬示,纤悉无隐。循此参修,始无歧误之蔽,能入真仙之境,是诚五祖七真,一切圣贤之要典。”极受后世推崇,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钟吕传道集》伪托以钟离权和吕洞宾师徒教学问答的形式撰成,反映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有大量丰富的道教内丹养生教育、教学思想,值得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又如:元明清之时,许多道教人物纷纷托名钟、吕撰写道教典籍。《道藏》、《藏外道书》等保存有十几种托名钟、吕的典籍。如托名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宗旨》、《黄鹤赋》、《百句章》、《真经歌》、《鼎器歌》、《采金歌》、《吕祖北斗九皇丹经》(上中下三卷)、《金玉宝经》、《十六品经》、《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醒心真经》、《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三世因果说》、《纯阳吕真人药石制》等等。

3、南北合宗。入元以后,金丹派南、北(全真道)二宗,经过较长时期的认同,已逐渐产生合并二宗的要求,至元代中期以后,二宗合并的条件业已成熟。本属南宗、而自认为北宗正统的陈致虚,自然成为南、北二宗合并之中介与积极推动者。他在《金丹大要》里构造了一个金丹法统,为二宗合并提供了共同尊祀的祖师谱系,谓:“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燕相(刘)海蟾受于纯阳(吕洞宾),而得紫阳(张伯端),以传杏林(石泰),紫贤(薛道光)、泥丸(陈楠),海琼(白玉蟾),接踵者多。我重阳翁(王喆)受于纯阳,而得丹阳(马钰),全真教立,长春(邱处机)、长真(谭处端)、长生(刘处玄)、玉阳(王处一)、广宁(郝大通)、清静(孙不二)诸老仙辈,枝分接济,丹经妙诀,散满人间”。他将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刘海蟾并列(同师吕洞宾),而把南宗尊奉的张伯端等南五祖作为王重阳的晚辈,显然含有抬高全真、贬降南宗之意。但这种排列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全真势强、南宗势弱的现实,又符合元代皇帝早已封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真君”、“帝君”的“皇命”,因而后为南北二宗人所接受,成为二宗合并后共祀祖师的基础。可见陈致虚对南北二宗的合并作用颇大。

四、内丹道法的教育目的。

《钟吕传道集》对道教追求长生和升仙的信仰及理论,给予了积极的理解和诠释。根据道教这一得道成仙的宗教教义和信仰,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即通过教育、修炼,人最终要达到升仙的目的。《钟吕传道集》认为:仙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处于下层的“鬼仙无人求”,处最上层的“天仙亦不敢望”。这样,人仙、地仙和神仙便成为其重要的培养目标。人仙处于仙之二等。他并不像文人笔下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人仙不离于人”,依然居于人世,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们通过养生教育、学习和修炼,能“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地仙层次略高于人仙。其标准是“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即所谓的“陆地神仙”,他与人仙同处尘世中,也是接受养生教育,不断修炼,保持健康形体,达到长生。三仙之中,独有“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炼形成气……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钟吕金丹派,内丹道法之传道主张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得道、见功的过程划分为三阶段,即小成法,中成法,大成法。具体说,“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学习、修持是个循序而进,不断进取的过程。钟吕内丹道法,强调学习既要分阶段,又要看到其完整性,要“全于大道”中。“此是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小、中、大成法贯穿于道,是个统一的过程;学习者不悟大道,不能速成。对于有些始也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者,最终只能落为“清灵之鬼”。

学道者择师,须择明师,不要从盲师。人以生死事大,不能急于求师之人,难择真伪;择师一定要慎重,不可饥不择食,而误交盲师狂友。只有“既闻大道,得遇明师,晓达天地升降之理……方曰道成”。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师约束;初学道者,由于受其约束,反而更不利于学习真正的内丹成仙道法。如果学道者,或师于辨辞利口,或师于道貌古颜;开始,自谓得遇神仙,最终方知是好利之辈,终不能得道。内丹修持者只有践行才能最后得道成仙,最终在理性高度上把握“道”之真谛。学道者达到“神仙”的程度,未成为“天仙”时,还不是真正的得道,他还必须“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修持者应把“知”与“行”结合,统一于整个养生修持过程中,明确学的实质在于“行”,行的真谛在于“得”,这样才不偏离正“道”。通过修持,或为人仙、地仙、神仙,即“小成”、“中成”、“大成”,层层升级;至于,成为那类“仙”,那完全在自己。

五、道教的早晚功课。

道士每日上殿朝真、诵念早晚功课经,是道教宫观的常住道士主要的修持形式之一。 何谓道教早晚功课经?功课,是指例行的作业;功课经,指的是课诵的经文;早晚功课经,就是道士们每天早晚两次上殿诵念的经文。宫观中晨钟暮鼓的道教生活,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清净而悠闲的,令不少世人羡慕不已。其实真正的道教生活,既十分清苦,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道士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早期的道教,没有做早晚功课的记载。南北朝时,道教的宫观道士有“常朝仪”,《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云:“四众三洞,可旦夕常行,所以谓之常朝”。“常朝仪”的核心部分是礼十方,同后来的以诵念经咒诰为主早晚功课不同。但以天天举行的形式而言,又是十分接近的。明代正续《道藏》中亦无早晚功课的经籍。清代成书的《道藏辑要》收有《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和《太上玄门功课经》等两种,从经名冠以“清微”可知,当是清微派道士传承之经籍,大约出于清代以前。

汉语系佛教的朝暮课诵,又称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而且,因为希望从课诵之中获得功德,所以又称为“功课”。因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僧众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称为“朝暮课诵”。 关于课诵的起源,在《法华经》〈法师品〉中,已经有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的记载。所以,可以推测我国课诵的风尚,是从西域等地的佛教译经家所传来的。课诵的仪轨与制度,古印度是奉行“三启”仪制,当时普遍讽诵马鸣所作的赞佛诗歌《佛所行赞》,所以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最后陈述回向发愿。全部过程是“节段三开”,所以称为“三启”。中国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轨范,其中制定有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这就是课诵斋粥仪。我国原来便有经咒、梵呗等较为简单的念诵,晋代后发展出忏法,后来陆续有忏法、焰口、水陆等,唱念逐渐复杂。到了唐代马祖道一营建丛林,百丈怀海制定清规,唱念逐渐规范化,尤其在明代,丛林中普遍形成朝暮课诵的制度。明代云栖寺沙门祩宏的《诸经日诵集要》,可以说是现代朝暮课诵的原型。佛教十方丛林的朝暮课诵制度,在明代才较普遍地形成;道教的早晚功课制度,是全真教仿效佛教的十方丛林朝暮课诵制度而建制,因此,可能形成于明代的晚期。明末清初,道教的主要宫观才较普遍地以早晚功课作为一种修持形式。

在中国道教的宫观里,常住道士早晚功课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主要是经、宝诰和神咒等。但随著所属宗派的不同,所在地区的差别,也略有差异。例如:全真教的早课中有颂赞本派祖师的“北五祖诰”、“七真诰”,和“南五祖诰”。正一道龙虎宗的晚课中有颂赞本派祖师的“祖天师宝诰”和“虚靖天师宝诰”,茅山派茅山道院的晚课中有“三茅真君宝诰”等等。道士做早晚功课的程序大致相同,都是以“澄清韵”开始……诵念经、宝诰、神咒等中间部份……以“土地咒”结束。早课的中间部份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如《凈心神咒》等各种咒;二是,如《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等几部经;三是,如《玉清宝诰》等各种宝诰。晚课的中间中间部分,一般是诵念如《道德经》等几种经。清代时,宫观的常住道士,日常诵念早晚功课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道士早晚悟道,以求常修正道、早日证得仙道果。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序》云:“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是故羽士住丛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时中课诵。朝夕朝礼,期上接夫圣真;夙夜输诚,祝永绵夫国祚。”柳守元云:“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4)

    道教之音 范俊波

    2013-04-12 12:45:13

    |
    道教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之仙学仙话(4)
    |

    王重阳创全真教是以钟吕的内丹学为基础,吸取禅学和儒学思想,以修炼心性为主要内容,以得道成仙为宗教理想,使道教向道家之学回归,从而达到三教圆融的新境界。这种与钟吕的天然联系,使全真教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借仙扬教,即借助以钟、吕为代表的八仙之名望,宣扬全真教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愈到后期愈发明显。且因全真教的广泛影响,其它道教流派也都以钟、吕等八仙为得道成仙的典范,并借助八仙在民间的深广影响来宣扬本教,提高本教的地位,扩大本教的影响。譬如:《钟吕传道集》收录于《道藏》本《修真十书》和《道藏揖要》(卷集2)中。题名为:“正阳真人钟离权云房述,纯阳真人吕岩洞宾集,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传。”是钟吕内丹派早期着作之一。此书“深达道妙,凡仙家不传之秘,于此尽情掬示,纤悉无隐。循此参修,始无歧误之蔽,能入真仙之境,是诚五祖七真,一切圣贤之要典。”极受后世推崇,在内丹史和道教宗派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钟吕传道集》伪托以钟离权和吕洞宾师徒教学问答的形式撰成,反映了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有大量丰富的道教内丹养生教育、教学思想,值得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又如:元明清之时,许多道教人物纷纷托名钟、吕撰写道教典籍。《道藏》、《藏外道书》等保存有十几种托名钟、吕的典籍。如托名吕洞宾的《太乙金华宗旨》、《黄鹤赋》、《百句章》、《真经歌》、《鼎器歌》、《采金歌》、《吕祖北斗九皇丹经》(上中下三卷)、《金玉宝经》、《十六品经》、《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醒心真经》、《孚佑帝君吕纯阳祖师三世因果说》、《纯阳吕真人药石制》等等。

    3、南北合宗。入元以后,金丹派南、北(全真道)二宗,经过较长时期的认同,已逐渐产生合并二宗的要求,至元代中期以后,二宗合并的条件业已成熟。本属南宗、而自认为北宗正统的陈致虚,自然成为南、北二宗合并之中介与积极推动者。他在《金丹大要》里构造了一个金丹法统,为二宗合并提供了共同尊祀的祖师谱系,谓:“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燕相(刘)海蟾受于纯阳(吕洞宾),而得紫阳(张伯端),以传杏林(石泰),紫贤(薛道光)、泥丸(陈楠),海琼(白玉蟾),接踵者多。我重阳翁(王喆)受于纯阳,而得丹阳(马钰),全真教立,长春(邱处机)、长真(谭处端)、长生(刘处玄)、玉阳(王处一)、广宁(郝大通)、清静(孙不二)诸老仙辈,枝分接济,丹经妙诀,散满人间”。他将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刘海蟾并列(同师吕洞宾),而把南宗尊奉的张伯端等南五祖作为王重阳的晚辈,显然含有抬高全真、贬降南宗之意。但这种排列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全真势强、南宗势弱的现实,又符合元代皇帝早已封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真君”、“帝君”的“皇命”,因而后为南北二宗人所接受,成为二宗合并后共祀祖师的基础。可见陈致虚对南北二宗的合并作用颇大。

    四、内丹道法的教育目的。

    《钟吕传道集》对道教追求长生和升仙的信仰及理论,给予了积极的理解和诠释。根据道教这一得道成仙的宗教教义和信仰,制定了明确的教育目的:“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即通过教育、修炼,人最终要达到升仙的目的。《钟吕传道集》认为:仙有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处于下层的“鬼仙无人求”,处最上层的“天仙亦不敢望”。这样,人仙、地仙和神仙便成为其重要的培养目标。人仙处于仙之二等。他并不像文人笔下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神仙。“人仙不离于人”,依然居于人世,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人们通过养生教育、学习和修炼,能“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地仙层次略高于人仙。其标准是“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即所谓的“陆地神仙”,他与人仙同处尘世中,也是接受养生教育,不断修炼,保持健康形体,达到长生。三仙之中,独有“神仙者,以地仙厌居尘世。用功不已……炼形成气……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谢绝尘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钟吕金丹派,内丹道法之传道主张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得道、见功的过程划分为三阶段,即小成法,中成法,大成法。具体说,“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学习、修持是个循序而进,不断进取的过程。钟吕内丹道法,强调学习既要分阶段,又要看到其完整性,要“全于大道”中。“此是三成之数,其实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难,以道求仙,仙亦甚易。”小、中、大成法贯穿于道,是个统一的过程;学习者不悟大道,不能速成。对于有些始也不悟大道,而欲速成,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识内守,一志不散者,最终只能落为“清灵之鬼”。

    学道者择师,须择明师,不要从盲师。人以生死事大,不能急于求师之人,难择真伪;择师一定要慎重,不可饥不择食,而误交盲师狂友。只有“既闻大道,得遇明师,晓达天地升降之理……方曰道成”。奉道之士,所患者盲师约束;初学道者,由于受其约束,反而更不利于学习真正的内丹成仙道法。如果学道者,或师于辨辞利口,或师于道貌古颜;开始,自谓得遇神仙,最终方知是好利之辈,终不能得道。内丹修持者只有践行才能最后得道成仙,最终在理性高度上把握“道”之真谛。学道者达到“神仙”的程度,未成为“天仙”时,还不是真正的得道,他还必须“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修持者应把“知”与“行”结合,统一于整个养生修持过程中,明确学的实质在于“行”,行的真谛在于“得”,这样才不偏离正“道”。通过修持,或为人仙、地仙、神仙,即“小成”、“中成”、“大成”,层层升级;至于,成为那类“仙”,那完全在自己。

    五、道教的早晚功课。

    道士每日上殿朝真、诵念早晚功课经,是道教宫观的常住道士主要的修持形式之一。 何谓道教早晚功课经?功课,是指例行的作业;功课经,指的是课诵的经文;早晚功课经,就是道士们每天早晚两次上殿诵念的经文。宫观中晨钟暮鼓的道教生活,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清净而悠闲的,令不少世人羡慕不已。其实真正的道教生活,既十分清苦,也十分有规律和节奏。道士们闻钟而起,闻鼓而眠,闻板上殿,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依旧。早期的道教,没有做早晚功课的记载。南北朝时,道教的宫观道士有“常朝仪”,《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私》云:“四众三洞,可旦夕常行,所以谓之常朝”。“常朝仪”的核心部分是礼十方,同后来的以诵念经咒诰为主早晚功课不同。但以天天举行的形式而言,又是十分接近的。明代正续《道藏》中亦无早晚功课的经籍。清代成书的《道藏辑要》收有《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和《太上玄门功课经》等两种,从经名冠以“清微”可知,当是清微派道士传承之经籍,大约出于清代以前。

    汉语系佛教的朝暮课诵,又称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而且,因为希望从课诵之中获得功德,所以又称为“功课”。因为课诵是佛教寺院僧众日常最基本的宗教修行,是每天早晚必修的,所以称为“朝暮课诵”。 关于课诵的起源,在《法华经》〈法师品〉中,已经有受持法师、读经法师、诵经法师的记载。所以,可以推测我国课诵的风尚,是从西域等地的佛教译经家所传来的。课诵的仪轨与制度,古印度是奉行“三启”仪制,当时普遍讽诵马鸣所作的赞佛诗歌《佛所行赞》,所以首先颂扬马鸣所集的赞佛诗文,其次正诵佛经,最后陈述回向发愿。全部过程是“节段三开”,所以称为“三启”。中国念诵仪制,始创于东晋道安所制定的僧尼轨范,其中制定有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食法,这就是课诵斋粥仪。我国原来便有经咒、梵呗等较为简单的念诵,晋代后发展出忏法,后来陆续有忏法、焰口、水陆等,唱念逐渐复杂。到了唐代马祖道一营建丛林,百丈怀海制定清规,唱念逐渐规范化,尤其在明代,丛林中普遍形成朝暮课诵的制度。明代云栖寺沙门祩宏的《诸经日诵集要》,可以说是现代朝暮课诵的原型。佛教十方丛林的朝暮课诵制度,在明代才较普遍地形成;道教的早晚功课制度,是全真教仿效佛教的十方丛林朝暮课诵制度而建制,因此,可能形成于明代的晚期。明末清初,道教的主要宫观才较普遍地以早晚功课作为一种修持形式。

    在中国道教的宫观里,常住道士早晚功课的内容大致是相同的,主要是经、宝诰和神咒等。但随著所属宗派的不同,所在地区的差别,也略有差异。例如:全真教的早课中有颂赞本派祖师的“北五祖诰”、“七真诰”,和“南五祖诰”。正一道龙虎宗的晚课中有颂赞本派祖师的“祖天师宝诰”和“虚靖天师宝诰”,茅山派茅山道院的晚课中有“三茅真君宝诰”等等。道士做早晚功课的程序大致相同,都是以“澄清韵”开始……诵念经、宝诰、神咒等中间部份……以“土地咒”结束。早课的中间部份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如《凈心神咒》等各种咒;二是,如《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等几部经;三是,如《玉清宝诰》等各种宝诰。晚课的中间中间部分,一般是诵念如《道德经》等几种经。清代时,宫观的常住道士,日常诵念早晚功课经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道士早晚悟道,以求常修正道、早日证得仙道果。柳守元《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序》云:“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是故羽士住丛林,奉香火,三千里行持,十二时中课诵。朝夕朝礼,期上接夫圣真;夙夜输诚,祝永绵夫国祚。”柳守元云:“若能矢志专诚,二六时中,猛勇精进,永无退转,在世端能出世,居尘自可离尘,出入虚无,逍遥宇宙,自由自在,无灭无生,方寸不染,一尘妙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心一念之尘根,脱世上三途之苦厄,履长生之大道,渡苦海之洪涛,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不应,有感皆通。”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