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3)

道教之音 郑为一

2013-07-03 19:18:31

三、齐召南为什么要变更张伯端籍贯?

《台州道教考》写道:更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地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18)

然而笔者考证的结论是:齐召南变更张伯端籍贯是为保命的违心之举,不足为据。

清代天台名士齐召南在乾隆三十二年应邀重订《天台山方外志》,删取其要,称《天台山方外志要》。其书载道:

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少好学,入天台山游处殆遍。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19)

对照原志,齐召南改了两处。一是将“天台人”改成了“临海人”,二是加了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 (20)

齐召南异乎寻常地将张伯端从“天台人”改成了“临海人”,被当今“临海说”学者看作是比雍正御书碑文更为重要的历史依据,也令一些“天台说”学者迷惑不解。

齐召南学识渊博,办事谨慎,深得乾隆皇帝喜爱,官至从二品礼部侍郎,并任皇子宏瞻的师傅。按理说,这位天台名士不顾张伯端自述及此后六百年古人认可的事实,硬将张伯端的籍贯从天台改作临海,应该是发现了“临海说”的有力依据才是。然而,他对此未作任何说明。那么,一向办事谨慎的齐召南,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轻率变更张伯端籍贯呢?又为什么要凭空加上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呢?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齐召南重订《天台山方外志》的时代背景时,就不难发现;那是在外部因素逼迫下的违心之举。

民国续台州府志(1936)--郡人

第一个因素是,雍正皇帝已认可了临海说。前面已述,雍正皇帝在李卫误导下,写下了“紫阳真人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的碑文。在封建时代,皇帝的话就是绝对真理。谨小慎微的朝廷宠臣齐召南是绝对不敢像纪昀、储大文那样据实直书张伯端为“天台人”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不像王圻、王舟瑶那样策略地称 “台州人”或者“郡人”,而不顾一切地径直改为“临海人”呢?

原来他还有笫二个更要命的因素,迫使他必须取悦朝廷,与雍正皇帝保持高度的一致。

这第二个因素就是,其堂兄齐周华犯案。齐周华与齐召南同样学识渊搏,但他刚正不阿、视死如归,与齐召南的谨小慎微截然不同。故有“天台二齐,秉性各异”之说。

我们知道,满清统治者为控制汉人思想大兴文字狱,康、雍、乾三代正值文字狱高峰,一言不当就可能招来杀身灭族之祸。而当时的齐周华却以“头经刀割头方贵,尸不泥封尸亦香”的大无畏气概,直赴刑部替吕留良鸣冤翻案而获罪。(21)后虽因乾隆登基而蒙赦,但他秉性不改,我行我素。对齐召南而言,就如同一颗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而殃及自身。

齐召南应邀重订《天台山方外志》之时,正是齐周华旧案随时可能复发的高危时期。为求自保,齐召南不敢留下半点授人以柄的口实。所以,对于张伯端的籍贯问题,既然雍正皇帝已认可“临海人”,他也只能是照改不误。由于此举违心,就凭空加了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聊以自慰。试想,如果张伯端真是临海人,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也有学者认为,“游处殆遍”的“处”字含有居栖之意,是齐召南对张伯端天台籍贯的隐晦表述。

最近,中国社科院王卡先生在《雍正皇帝与紫阳真人》文中明确指出:“齐召南修订了两处,一说张为临海人,二说张少年入天台山。显然两处都改错了,并没有可靠资料能证明他的说法。” (22)

齐召南不顾史实变更张伯端籍贯,在他的一生中无疑是个败笔,在其硬气堂兄齐周华面前更是相形见绌。然而就齐召南的性格和他当时的处境,此举亦在情理之中。就是现在有些人,不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过些违心话吗。所以,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人个个都要像方孝孺、齐周华那样的气节。事实上,就在清乾隆三十二年底,齐召南的《天台山方外志要》初稿刚成,还来不及仔细推敲时,齐周华就旧案复发,并以大逆罪被凌迟处死。齐周华的子孙兄弟亦俱受牵连被判斩,唯独齐召南只是轻判“发配海岛鸡笼石”。设想一下,如果此时发现他有与皇帝相左的文字,还能活命吗?!

综上所述,齐召南变更张伯端籍贯,是在雍正皇帝被误导认可了“临海说”,以及堂兄齐周华深陷文字狱危及自身的情况下,为求自保而被迫做出的违心之举,改变不了张伯端是“天台人”的历史事实。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上一篇:天师八卦宴琐谈
    下一篇:游鹤鸣山记
    |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3)

    道教之音 郑为一

    2013-07-03 19:18:31

    |
    道教南宗初祖张伯端籍贯考辨(3)
    |

    三、齐召南为什么要变更张伯端籍贯?

    《台州道教考》写道:更重要的是,齐召南在清乾隆三十二年所撰的《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卷七中,清清楚楚地有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之记载。(18)

    然而笔者考证的结论是:齐召南变更张伯端籍贯是为保命的违心之举,不足为据。

    清代天台名士齐召南在乾隆三十二年应邀重订《天台山方外志》,删取其要,称《天台山方外志要》。其书载道:

    张伯端,临海人,字平叔。少好学,入天台山游处殆遍。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19)

    对照原志,齐召南改了两处。一是将“天台人”改成了“临海人”,二是加了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 (20)

    齐召南异乎寻常地将张伯端从“天台人”改成了“临海人”,被当今“临海说”学者看作是比雍正御书碑文更为重要的历史依据,也令一些“天台说”学者迷惑不解。

    齐召南学识渊博,办事谨慎,深得乾隆皇帝喜爱,官至从二品礼部侍郎,并任皇子宏瞻的师傅。按理说,这位天台名士不顾张伯端自述及此后六百年古人认可的事实,硬将张伯端的籍贯从天台改作临海,应该是发现了“临海说”的有力依据才是。然而,他对此未作任何说明。那么,一向办事谨慎的齐召南,为什么会一反常态地轻率变更张伯端籍贯呢?又为什么要凭空加上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呢?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齐召南重订《天台山方外志》的时代背景时,就不难发现;那是在外部因素逼迫下的违心之举。

    民国续台州府志(1936)--郡人

    第一个因素是,雍正皇帝已认可了临海说。前面已述,雍正皇帝在李卫误导下,写下了“紫阳真人生于台州。城中有紫阳楼,乃其故居”的碑文。在封建时代,皇帝的话就是绝对真理。谨小慎微的朝廷宠臣齐召南是绝对不敢像纪昀、储大文那样据实直书张伯端为“天台人”的。那么,他又为什么不像王圻、王舟瑶那样策略地称 “台州人”或者“郡人”,而不顾一切地径直改为“临海人”呢?

    原来他还有笫二个更要命的因素,迫使他必须取悦朝廷,与雍正皇帝保持高度的一致。

    这第二个因素就是,其堂兄齐周华犯案。齐周华与齐召南同样学识渊搏,但他刚正不阿、视死如归,与齐召南的谨小慎微截然不同。故有“天台二齐,秉性各异”之说。

    我们知道,满清统治者为控制汉人思想大兴文字狱,康、雍、乾三代正值文字狱高峰,一言不当就可能招来杀身灭族之祸。而当时的齐周华却以“头经刀割头方贵,尸不泥封尸亦香”的大无畏气概,直赴刑部替吕留良鸣冤翻案而获罪。(21)后虽因乾隆登基而蒙赦,但他秉性不改,我行我素。对齐召南而言,就如同一颗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而殃及自身。

    齐召南应邀重订《天台山方外志》之时,正是齐周华旧案随时可能复发的高危时期。为求自保,齐召南不敢留下半点授人以柄的口实。所以,对于张伯端的籍贯问题,既然雍正皇帝已认可“临海人”,他也只能是照改不误。由于此举违心,就凭空加了一句“入天台山游处殆遍”聊以自慰。试想,如果张伯端真是临海人,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也有学者认为,“游处殆遍”的“处”字含有居栖之意,是齐召南对张伯端天台籍贯的隐晦表述。

    最近,中国社科院王卡先生在《雍正皇帝与紫阳真人》文中明确指出:“齐召南修订了两处,一说张为临海人,二说张少年入天台山。显然两处都改错了,并没有可靠资料能证明他的说法。” (22)

    齐召南不顾史实变更张伯端籍贯,在他的一生中无疑是个败笔,在其硬气堂兄齐周华面前更是相形见绌。然而就齐召南的性格和他当时的处境,此举亦在情理之中。就是现在有些人,不也因为某种原因而说过些违心话吗。所以,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人个个都要像方孝孺、齐周华那样的气节。事实上,就在清乾隆三十二年底,齐召南的《天台山方外志要》初稿刚成,还来不及仔细推敲时,齐周华就旧案复发,并以大逆罪被凌迟处死。齐周华的子孙兄弟亦俱受牵连被判斩,唯独齐召南只是轻判“发配海岛鸡笼石”。设想一下,如果此时发现他有与皇帝相左的文字,还能活命吗?!

    综上所述,齐召南变更张伯端籍贯,是在雍正皇帝被误导认可了“临海说”,以及堂兄齐周华深陷文字狱危及自身的情况下,为求自保而被迫做出的违心之举,改变不了张伯端是“天台人”的历史事实。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