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全集二十一《太上老君戒经》一

道教之音整理 辛罗滨道长

2011-10-21 12:13:11

太上老君戒经

戒上

老君西游,将之天竺。

周幽王之末也。周而西之于天竺。天竺,国名也。事出《玄妙内篇》。

以道德二经,授关令尹喜,喜受经毕,又请持身奉经之法。

授经之事,具载记传,此略序请戒之端耳。受经既竟,理应宣通,故重请奉经持身。持身之法,备在经文,但文旨深微,非始学便晓,故别请其要,以斩后语者也。

老君于是复授喜要戒,普令一切,咸持度世。

谓但持戒去恶,自得度世。然持戒者,乃为奉经,奉经者,必在求道。今既闻奉持之法,且举戒而言也。

于是说颂三章。

颂者,美其事也。明持戒奉法,并为道之因,故先诵其宗致,以悟始学,令知其指归也。初章明持戒所得,身心福渐。次章明其法既普,家国咸兴,天人同庆。后章明自渐之深,理穷于经,经理既穷,乃至成真。故有三章也。

乐法以为妻,

妻者,柄也,谓相依柄也。阴阳笔气,人伦之道,莫不由夫妻生我者矣。乐者,谓并有待而相乐也。一切众生,咸知乐妻,若柄心法教,则无待返偶而生理自足。又明乐法能如乐妻,则能持身奉经也。

爱经如珠玉。

法,语其所宗;经,指其所学。爱者,宝爱也。世之所宝,莫过珠玉,而世宝无益于心,经法有永于得,故令学人去彼而取此也。

持戒制六情,

六情者,六欲也。眼欲淫色,耳欲淫声,鼻欲芬芳,舌欲脂味,身欲柔滑,意欲放泆。如此六事,皆成乎心,故为之情也。并是三涂恶业,故制而去也。若不检制,纵恣六情,生为世人所恶,死为鬼之所迫也。

念道遣所欲。

戒以防外,念心摄内。内摄由念道,念道则所欲外亡。《西升经》云:道之微心,子未能别,撮取于要,慎戒勿失,先损诸欲,莫令意泆。即此戒者也。

淡泊正气庭,

人之所以躁竞者,由是六情之所使也。若持戒念道,则六情澄静,神安气正,邪惑所不能扰。庭者,黄庭也。

萧然神静默。

萧然,无欲也,静默内定也。

天魔并敬护,

魔谓五帝大魔也,领人生死,在六天之上。若持戒奉法,终获真仙,则超于三界,故并为其所敬护也。魔有四种,余三在人身中,故曰天魔。

  • 共8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关注道教之音官方微信
    |

    道教戒律全集二十一《太上老君戒经》一

    道教之音整理 辛罗滨道长

    2011-10-21 12:13:11

    |
    道教戒律全集二十一《太上老君戒经》一
    |

    太上老君戒经

    戒上

    老君西游,将之天竺。

    周幽王之末也。周而西之于天竺。天竺,国名也。事出《玄妙内篇》。

    以道德二经,授关令尹喜,喜受经毕,又请持身奉经之法。

    授经之事,具载记传,此略序请戒之端耳。受经既竟,理应宣通,故重请奉经持身。持身之法,备在经文,但文旨深微,非始学便晓,故别请其要,以斩后语者也。

    老君于是复授喜要戒,普令一切,咸持度世。

    谓但持戒去恶,自得度世。然持戒者,乃为奉经,奉经者,必在求道。今既闻奉持之法,且举戒而言也。

    于是说颂三章。

    颂者,美其事也。明持戒奉法,并为道之因,故先诵其宗致,以悟始学,令知其指归也。初章明持戒所得,身心福渐。次章明其法既普,家国咸兴,天人同庆。后章明自渐之深,理穷于经,经理既穷,乃至成真。故有三章也。

    乐法以为妻,

    妻者,柄也,谓相依柄也。阴阳笔气,人伦之道,莫不由夫妻生我者矣。乐者,谓并有待而相乐也。一切众生,咸知乐妻,若柄心法教,则无待返偶而生理自足。又明乐法能如乐妻,则能持身奉经也。

    爱经如珠玉。

    法,语其所宗;经,指其所学。爱者,宝爱也。世之所宝,莫过珠玉,而世宝无益于心,经法有永于得,故令学人去彼而取此也。

    持戒制六情,

    六情者,六欲也。眼欲淫色,耳欲淫声,鼻欲芬芳,舌欲脂味,身欲柔滑,意欲放泆。如此六事,皆成乎心,故为之情也。并是三涂恶业,故制而去也。若不检制,纵恣六情,生为世人所恶,死为鬼之所迫也。

    念道遣所欲。

    戒以防外,念心摄内。内摄由念道,念道则所欲外亡。《西升经》云:道之微心,子未能别,撮取于要,慎戒勿失,先损诸欲,莫令意泆。即此戒者也。

    淡泊正气庭,

    人之所以躁竞者,由是六情之所使也。若持戒念道,则六情澄静,神安气正,邪惑所不能扰。庭者,黄庭也。

    萧然神静默。

    萧然,无欲也,静默内定也。

    天魔并敬护,

    魔谓五帝大魔也,领人生死,在六天之上。若持戒奉法,终获真仙,则超于三界,故并为其所敬护也。魔有四种,余三在人身中,故曰天魔。

  • 共8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